6-3 物質的波動性
6.3.1 物質波
在 1924 年,法國物理學家德布羅意(Louis de Broglie)提出了物質波的概念,主張所有物質都具有波動性,不僅僅是光子,連帶質量的粒子如電子、質子甚至更大的物體都具有波動性。
德布羅意波長公式: λ = h / (m × v)
- λ(lambda):物質波的波長,單位為公尺 (m)
- h:普朗克常數,約為 6.626 × 10⁻³⁴ J·s
- m:粒子的質量,單位為公斤 (kg)
- v:粒子的速度,單位為公尺/秒 (m/s)
物質波的本質:
- 物質波不是像水波一樣的物理波,而是描述粒子在空間中存在機率的波動函數。
- 在量子力學中,物質波用於描述粒子的量子狀態,其絕對值的平方代表粒子出現在某位置的機率。
問題 1:
根據德布羅意的理論,質量越大的物體,其波長會如何變化?
解題策略:
查看德布羅意波長公式,考慮質量 m 與波長 λ 的關係。
問題 2:
計算速度為 1 × 10⁶ m/s,質量為 9.11 × 10⁻³¹ kg 的電子的德布羅意波長。(取 h = 6.626 × 10⁻³⁴ J·s)
解題策略:
使用 λ = h / (m × v),將已知數值代入計算。
6.3.2 物質波的實驗證據
德布羅意的理論最初只是一種假設,後來通過實驗得到了證實:
1. 戴維森-革末實驗
1927 年,戴維森(Clinton Davisson)和革末(Lester Germer)利用鎳晶體對電子進行散射實驗,發現電子束在鎳晶體上產生了繞射圖樣,這是波動行為的證據。
2. 湯姆森的電子繞射實驗
同樣在 1927 年,湯姆森(George Paget Thomson)將電子束通過薄的金屬箔(如鋁箔),也觀察到了電子的繞射圖樣,進一步證實了電子具有波動性。
3. 電子雙狹縫干涉實驗
在這個實驗中,電子束通過雙狹縫後,在螢光屏上形成干涉條紋,這是典型的波動行為。但當電子一個一個通過狹縫時,仍然會最終形成干涉條紋,顯示出粒子同時具有波動性和粒子性。
問題 3:
電子繞射實驗如何證實了物質波的存在?
解題策略:
回憶波動行為的特徵,繞射是波動特有的現象。
問題 4:
在雙狹縫實驗中,電子一個一個地通過狹縫,最終為何會形成干涉條紋?
解題策略:
思考單個電子的波動性如何影響整體的干涉圖樣。
6.3.3 波粒二象性
量子力學揭示,所有微觀粒子(如電子、光子)都具有波粒二象性,即在不同實驗條件下,會呈現出波動性或粒子性。
波粒二象性的要點:
- 粒子性:在測量粒子位置、動量等物理量時,粒子的行為類似於經典粒子。
- 波動性:在干涉、繞射等實驗中,粒子表現出波動特性。
- 粒子不會同時表現出波動性和粒子性,這取決於觀測方式。
波粒二象性的詮釋:
- 物質波(如電子波)是概率波,其絕對值平方代表粒子在某位置出現的概率。
- 量子力學中的波動方程(如薛定諤方程)用於描述粒子的概率分佈。
- 觀測行為會影響粒子的狀態,這是量子力學的核心概念之一。
問題 5:
什麼是波粒二象性?
解題策略:
簡要說明波粒二象性的概念,強調雙重特性。
問題 6:
為何光和物質不會同時表現出波動性和粒子性?
解題策略:
考慮量子力學中的測不準原理和觀測對象的互補性。